全线压制!中国女篮大胜韩国,亚洲杯两连胜气势如虹
2025年7月15日,中国女篮在亚洲杯小组赛中以91-69战胜韩国队,取得赛事两连胜。 本场比赛,中国队充分发挥内线优势,韩旭贡献18分12篮板,张子宇拿下18分4篮板。韩国队因主力后卫姜怡瑟缺阵、中锋朴智秀肩伤退场而实力受损,朴智秀退场前得到8分5篮板,朴智炫取得10分。
南宫NG28
比赛进程中,中国队战术调整成效显著。首节张子宇在内线占据明显优势,教练组为其设计联防体系并配备黄思静、罗欣棫进行策应。上半场中国队三分命中率仅为11%(9投1中),但通过积极拼抢前场篮板(韩旭3个,罗欣棫2个)维持进攻效率。下半场采用韩旭、张子宇的双塔阵容配合三后卫战术,成功打破僵局并拉开分差。
值得关注的是球队新老交替态势。王思雨、潘臻琦等老将出场时间锐减,黄思静虽出现多次犯规失误,但更多反映出体能瓶颈问题。赛后舆论对射手翟若云仅获2分钟出场时间提出质疑,该球员在首战对阵印尼时曾命中4记三分。
此役展现了中国女篮在阵容过渡期的战术适应能力,同时也暴露出外线投射稳定性不足等问题,为后续赛事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在篮球战术层面,张子宇的卡位技术对减少传球失误具有关键作用。作为国家队核心后卫,王思雨的主要战术职能是为内线球员输送高质量传球,其29岁的比赛经验为球队进攻体系提供了稳定支撑。韩旭与张子宇组成的内线双塔展现出显著的战术威慑力,韩旭已连续8场比赛保持两位数得分,充分体现了其稳定的竞技状态。
当前战术体系存在外线投射效率偏低的问题。数据显示,在高强度对抗下,三分球命中率仅为19%(21投4中),这种波动性表现反映出球队过度依赖内线得分的结构性短板。宫鲁鸣教练的执教风格趋于保守,在领先16分的安全边际下才启用贾赛琪、翟若云和潘臻琦等替补球员。其坚持的大中锋战术理念源于长期执教实践,这种战术选择在现阶段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也暴露出外线火力不足的隐患。